GB/T 5750.1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
2.1 多管发酵法
2.1.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多管发酵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总大肠菌群。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
2.1.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2.1
总大肠菌群 total eoliforms
总大肠菌群指一群在37℃培养24 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抱杆菌。
2.1.3 培养基与试剂
2.1.3.1 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2.1.3.1.1 成分
A 蛋白胨 10 g
B 牛肉膏 3 g
C 乳糖 5 g
D 氯化钠 5 g
E 漠甲酚紫乙醇溶液(16 g/L) 1 mL
F 蒸馏水 1 000 mL
2.1.3.1.2 制法
将蛋白胨、牛肉膏、乳糖及氯化钠溶于蒸馏水中,调整pH为7.2〜7.4,再加入1 mL 16 g/L的漠甲酚紫乙醇溶液,充分混匀,分装于装有倒管的试管中,68.95 kPa (115℃,10 lb)高压灭菌20 min,贮存于冷暗处备用。
2.1.3.2 二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按上述乳糖蛋白胨培养液(2.1.3.1),除蒸馏水外,其他成分量加倍。
2.1.3.3 伊红美蓝培养基
2.1.3.3.1 成分
A 蛋白胨 10 g
B 乳糖 10 g
C 磷酸氢二钾 2 g
D 琼脂 20 g~30 g
E 蒸馏水 1 000 mL
F 伊红水溶液(20 g/IJ 20 mL
G 美蓝水溶液(5 g/L) 13 mL
2.1.3.3.2 制法
将蛋白胨、磷酸盐和琼脂溶解于蒸馏水中,校正pH为7.2,加入乳糖,混匀后分装,以68.95 kPa(115℃,10 lb)高压灭菌20 min。临用时加热融化琼脂,冷至50℃〜55℃,加入伊红和美蓝溶液,混匀,倾注平皿。
2.1.3.4 革兰氏染色液
2.1.3.4.1 结晶紫染色液
A 成分:
a 结晶紫 1 g
b 乙醇(95%,体积分数) 20 mL
c 草酸铵水溶液(10 g/L 80 mL)
B 制法:将结晶紫溶于乙醇中,然后与草酸铵溶液混合。
注:结晶紫不可用龙胆紫代替,前者是纯品,后者不是单一成分,易出现假阳性。结晶紫溶液放置过久会产生沉淀,不能再用。
3.4.2 革兰氏碘液
A 成分:
a 碘 1 g
b 碘化钾 2 g
c 蒸馏水 300 mL
B 制法:将碘和碘化钾先进行混合,加入蒸馏水少许,充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
2.1.3.4.3 脱色剂
乙醇(95%,体积分数)。
2.1.3.4.4 沙黄复染液
A 成分:
a 沙黄 0.25 g
b 乙醇(95%,体积分数) 10 mL
c 蒸馏水
B制法:将沙黄溶解于乙醇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蒸馏水。
2.1.3.4.5 染色法
A 将培养18h〜24h的培养物涂片。
B 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结晶紫染色液,染1 min,水洗。
C 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1 min,水洗。
D 滴加脱色剂,摇动玻片,直至无紫色脱落为止,约30 s,水洗。
E 滴加复染剂,复染1 min,水洗,持干,镜检。
2.1.4 仪器
2.1.4.1 培养箱:36℃±1℃。
2.1.4.2 冰箱:0℃〜4℃。
2.1.4.3 天平。
2.1.4.4 显微镜。
2.1.4.5 平皿:直径为9 cm。
2.1.4.6 试管。
2.1.4.7 分度吸管:1 mL, 10 mL。
更多标准内容点击以下链接获取标准全文: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