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755-2015 水质 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纸片快速法
6.1 样品采集
与其他项目一同采样时,先单独采集微生物样品,采样瓶不得用水样洗涤,按无菌操作的要求采集水 样约 200 ml 于灭菌的采样瓶中。
采集江、河、湖、库等地表水样时,可握住瓶子下部直接将带塞采样瓶插入水中,距水面 10~15 cm 处,瓶口朝水流方向,拔玻塞,使水样灌入瓶内然后盖上瓶塞,将采样瓶从水中取出。如果没有水流,可 握住瓶子水平前推。采好水样后,迅速扎上无菌包装纸。
从龙头装置采集样品时,不要选用漏水的龙头,采水前将龙头打开至最大,放水 3~5 min;然后将龙头关闭,用火焰灼烧约 3 min 灭菌,开足龙头,再放水 1 min,以充分除去水管中的滞留杂质。采样时控制水流速度,小心接入瓶内。
采集地表水、废水样品及一定深度的水样时,可使用灭菌过的专用采样装置采样。 在同一采样点进行分层采样时,应自上而下进行,以免不同层次的搅扰。
6.2 样品保存
采样后 2 h 内检测,否则,需 10 ℃以下冷藏并不得超过 6 h。实验室接样后,不能立即开展检测的,应将样品放入 0~4 ℃冰箱并 2 h 内测定。
6.3 干扰和消除
如果采集的是含有余氯或经过加氯处理的水样,需在采样瓶灭菌前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4.3)0.2 ml; 如果采集的是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水样,则在采样瓶灭菌前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溶液(4.4)0.6 ml,以消除干扰。加入干扰消除剂的采样瓶 121 ℃高压蒸汽灭菌 20 min,采样瓶外壁及包扎纸干燥后可用于样品采集。酸性样品,需在分析前按无菌操作要求调节样品的 pH 值至 7.0~8.0。
注 2:10 mg 硫代硫酸钠可保证去除水样中 1.5 mg 余氯,硫代硫酸钠用量可根据水样实际余氯量调整。
以下步骤均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进行。
7.1 接种水样的准备
当每张纸片接种水样量为 10 ml 或 1 ml 时,充分混匀水样备用即可。
当每张纸片接种水样量小于 1 ml 时,水样应制成稀释样品后使用。接种量为 0.1 ml、0.01 ml 时,分别制成 1:10 稀释样品、1:100 稀释样品。其他接种量的稀释样品依次类推。
1:10 稀释样品的制作方法为:吸取 1 ml 水样,注入盛有 9 ml 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匀,制成 1:10 稀释样品。其他稀释度的稀释样品同法制作。
7.2 水样接种
7.2.1 接种量
每个样品按三个 10 倍递减的不同接种量接种,每个接种量分别接种 5 张纸片,共接种 15 张纸片。根据水样的污染程度确定接种量,应尽可能使 5 个接种量最大的纸片为阳性、5 个接种量最小的纸片为阴性,避免出现所有三个不同接种量共 15 张纸片全部为阳性或者全部为阴性。
清洁水样的参考接种量分别为 10 ml、1 ml、0.1 ml,受污染水样参考接种量根据污染程度可接种 1 ml、0.1 ml、0.01 ml 或 0.1 ml、0.01 ml、0.001 ml 等,见下表 1。
7.2.2 接种
清洁水样,接种水样总量为 55.5 ml,10 ml 水样量纸片 5 张,每张接种水样 10 ml,1 ml 水样量纸片 10张,其中 5 张各接种水样 1 ml,另 5 张各接种 1:10 的稀释水样 1 ml。受污染水样,接种 3 个不同稀释度的1 ml 稀释水样各 5 张。
接种水样应均匀滴加在纸片上,纸片充分浸润、吸收水样,用手在聚丙烯塑膜袋外侧轻轻抚平,做好 标记。
注 3:纸片加入水样后,短时间内变黄或褪色,表明水样存在酸性物质或氧化剂干扰,需按“6.3 干扰和消除”去除。
7.3 培养
检测总大肠菌群时,在 37±1 ℃的条件下培养 18~24 h 后观察结果;检测粪大肠菌群时,在 44.5±0.5 ℃ 的条件下培养 18~24 h 后观察结果。
注 4:检测粪大肠菌群时,纸片接种后应立即放置于 44.5±0.5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在常温下放置过久将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7.4 对照试验
7.4.1 空白对照
用无菌水做全程序空白测定,培养后的纸片上不得有任何颜色反应,否则,该次样品测定结果无效, 应查明原因后重新测定。
7.4.2 阳性及阴性对照
总大肠菌群测定的阳性菌株为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 , 阴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粪大肠菌群测定的阳性菌株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阴性菌株为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上述标准菌株均制成浓度为 300~3000 个/ml 的菌悬液,分别取相应水量的菌悬液接种纸片,阳性与阴性菌株各 5 张,按“7.3 培养”要求培养,大肠埃希氏菌应呈现阳性反应;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应呈现阴性反应,否则,该次样品测定结果无效,应查明原因后重新测定。
注 5:可先制备较高浓度菌悬液,采用血球计数器在显微镜下对其浓度进行初步测定,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用无菌水稀释至 300~3000 个/ml。
7.5 结果判读
(1)纸片上出现红斑或红晕且周围变黄,为阳性。
(2)纸片全片变黄,无红斑或红晕,为阳性。
(3)纸片部分变黄,无红斑或红晕,为阴性。
(4)纸片的紫色背景上出现红斑或红晕,而周围不变黄,为阴性。
(5)纸片无变化,为阴性。 结果判读参照图片见附录 A。
更多标准内容点击以下链接获取标准全文: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