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598-2011 水质 梯恩梯的测定 亚硫酸钠分光光度法
5.1 可见分光光度计:具 30 mm 比色皿。
5.2 具塞刻度比色管:25 ml。
5.3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6.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样品应采集于棕色玻璃瓶中,0~4℃下避光保存,在 5 d 内进行测定。
6.2 试样的制备
量取 100 ml 水样于锥形瓶中,加入 0.5 ml 硫酸铝溶液(4.5),再加入 0.5 ml 碳酸钠溶液(4.6),静置后取上清液,待测。
6.3 空白试样的制备
用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按照与试样的制备(6.2)相同步骤制备空白试样。
7.1 校准
7.1.1 量取 0.00,0.50,1.00,1.50,2.00,2.50,3.00 ml 梯恩梯标准溶液(4.8)分别置于 7 支具塞刻度比色管中,加水至 10 ml 刻线,TNT 含量分别为 0.00,25.0,50.0,75.0,100,125,150 µg。
7.1.2 向上述具塞刻度比色管中分别加入 5 ml 无水亚硫酸钠溶液(4.9),用水稀释至 25 ml 刻线,摇匀,显色 5 min。于波长 420 nm 处,以水为参比,用 30 mm 比色皿测量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 以对应的梯恩梯含量(µg)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7.2 测定
量取 10.0 ml 试样(6.2)于具塞刻度比色管中,按照与 7.1.2 相同操作步骤,测量吸光度。
7.3 空白试验
量取 10.0 ml 空白试样(6.3)于具塞刻度比色管中,按照与测定(7.2)相同步骤进行分析,测量吸光度。
8.1 结果计算
样品中的梯恩梯质量浓度ρ(mg/L),按照式(1)进行计算:
式中:
ρ——样品中的梯恩梯质量浓度,mg/L;
m——校准曲线上查得试样的梯恩梯含量,µg;
m0——校准曲线上查得空白试样的梯恩梯含量,µg;
V ——10 ml,试样体积;
f ——稀释比。
8.2 结果表示
当测定结果小于 1 mg/L 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测定结果大于等于 1 mg/L 时,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分别对梯恩梯质量浓度为 2.46 mg/L、4.65 mg/L、6.18 mg/L 和 9.99 mg/L 的实际样品进行了六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1.83%、1.70%、1.15%和 0.64%;当加标量为 20 μg 时,加标回收率为94.4%~102.4%。
10.1 每批样品至少做一个全程序空白试验,测定值应不超过方法检出限。
10.2 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应大于等于 0.999。
10.3 每批样品分析应带一个中间校核点,其测定值与校准曲线对应点浓度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 10%。
10.4 每批样品应至少做 10%的平行样测定,少于 10 个样品时至少做一个平行样测定,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应小于 20%。
10.5 每批样品应至少做一个加标回收分析测定,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应控制在 90%~110%。
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水应集中收集,妥善处理和处置。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想要获取标准全文,请点击下方链接下载: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