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621-2009 印染行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5.1 格栅
5.1.1 印染废水中存在较大颗粒的悬浮物时(如牛仔洗漂废水中含有的浮石),宜设置机械格栅。
5.1.2 印染工业园区废水集中治理工程应设置机械格栅。
5.2 筛网
5.2.1 印染废水中含有较长的纤维等悬浮物时宜采用筛网去除,宜选用 20 目~80 目。
5.2.2 筛网有固定式筛网及转筒式筛网。固定式筛网安装角度宜采用 30 度~60 度。
5.2.3 牛仔洗漂废水及工业园区综合印染废水治理工程在初沉池前应设置筛网。
5.3 沉砂池
5.3.1 牛仔洗漂废水(酶法酵洗除外)或含牛仔洗漂废水(酶法酵洗除外)的工业园区综合印染 废水治理工程应设置沉砂池。
5.3.2 牛仔洗漂废水沉砂池总停留时间可设计为 0.5h~1.0h。
5.3.3 排砂方式有重力排砂和机械排砂,可根据工艺流程确定排砂方式。
5.4 调节池
5.4.1 印染废水治理工程必须设置调节池。
5.4.2 调节池可调节水质和水量,亦可具有预沉淀、预曝气、降温及临时贮存事故排水功能。
5.4.3 调节池有效水深一般为 3m~5m,设计停留时间宜为 6h~8h。工业园区的综合印染废水由于有不同厂家的废水互相调节水质水量,设计停留时间可取下限。
5.4.4 采用空气搅拌的调节池用气量为 1.0m3/(m2•h)~4.0m3/(m2•h)。采用机械搅拌的搅拌机转速约为 15r/min。
5.4.5 进生化系统处理前,废水的 pH 应控制在 6~10 之间。若低于 6 或高于 10 则必须加碱或加酸中和,一般在调节池调节废水 pH。
5.5 降温措施
5.5.1 印染废水水温超过 40℃必须降温至 38℃以下才能进入生化系统处理。
5.5.2 降温可用冷却塔或热交换器。应考虑废水中含有较多悬浮物时冷却设备的防堵塞措施。
5.6 除油措施
5.6.1 印染废水中如含有乳状油等难以上浮的污染物,必须去除方可进入生化系统。
5.6.2 可通过气浮技术去除印染废水中的油类污染物。一般选用压力溶气气浮法。
6.1 混凝沉淀
6.1.1 印染废水治理工程可设置混凝沉淀池作前物化处理单元。
6.1.2 牛仔浆染废水及工业园区印染废水治理工程应在生物处理前设置混凝沉淀池。
6.1.3 混凝反应形式可采用管道混合器、水泵混合及混凝反应池。一般规模较大的废水处理厂宜 采用混凝反应池。
6.1.4 混凝反应停留时间宜为 10min~20min。
6.2 药剂选用
关于印染废水物化处理的药剂选用及加药量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也可参照类 似运行经验确定。一般选用药剂为:硫酸亚铁+聚丙烯酰胺、石灰、高分子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 等。
6.3 初沉池
6.3.1 初沉池表面负荷宜为 1.0m3/(m2•h)~2.0m3/(m2•h),设计停留时间 1.0h~3.0h。
6.3.2 一般设置刮泥、排泥设备排除沉淀污泥,污泥含水率 96%~98%。
6.3.3 采用溢流堰出水,堰上负荷≤2.9L/(m•s)。
6.3.4 沉淀池池型可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7.1 生化处理工艺
7.1.1 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宜采用“水解酸化+好氧+沉淀”工艺。
7.1.2 水解酸化池、好氧反应池与二次沉淀池可分建或合建。
7.1.3 较大规模(设计水量≥5000m3/d)的废水治理工程,其生化处理系统可按两组或多组系列 布置,并考虑设置进水配水井。
7.2 水解酸化反应池设计
7.2.1 水解酸化反应池的容积计算主要取决于水力停留时间或反应池的容积负荷,可采用公式(1) 计算: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想要获取标准全文,请点击下方链接下载: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